
给你一个月的假期,你会做些什么?心理学院院长王振宏教授的回答是:“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工作吧。”王振宏有太多的“放不下”,他放不下学生,放不下手头的科学研究,放不下院上自己负责的各项工作。二十余年来,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王老师让我们的求学之路充满感恩和惊喜”,他的学生吕薇说。
邂逅心理学
王振宏教授与心理学结缘,完全是一个意外。在农村长大的王振宏幼年时酷爱读书,甚至在放学做农活的时候,也往往书不离手。可是在1984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发生了点意外。由于他的成绩一向很好,学校也希望其填报更好的高校,所以擅自修改了他自己填报的志愿。但由于第一志愿报考高校那年录取分数线有所提高,阴差阳错下,他被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录取。家里人一度想让他选择复读,可他觉得任何大学任何专业都挺好的,于是毅然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学习。
一个美丽的意外,让王振宏踏上了心理学的道路,而他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三十年。
“ 一辈子当老师,我愿意”
谈到这份做了半辈子的事业,王振宏说:“我觉得这一辈子选择当老师,我选对了!能够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教书育人,做科学研究,我很开心、很满足。有时候甚至觉得上天太眷顾我了,这世上再没有比当老师更好的工作了。”
王振宏教授讲起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恶棍一生作恶多端,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有一天他听见在十八地狱下面还有声音,他大声问:“下面有人吗?”,果然下面有人,原来还有十九层地狱,十九层地狱住着一位知县,因为他一生判了许多冤假错案,死后被打入十九层地狱。这个知县有一天听见在十九层地狱下面还有声音,便大声问:“下面有人吗?”,果然下面还有人,原来还有二十层地狱,二十层地狱住着一个教书先生,因为他一生误人子弟无数,死后被打入了二十层地狱。
王振宏教授说:“这个故事我经常给学生讲起,想告诉他们:当老师不容易,当一个合格的老师、优秀的老师更不容易。”王振宏教授继续解释道,“我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立志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优秀的老师,否则将来会入二十层地狱的。”
正是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王振宏教授在工作中认真勤勉、精益求精,这深深感动着周围的老师和学生。“王老师大年初一都在办公室里工作,基本没有休息时间。”王振宏教授的研究生王颖说道。谈起王振宏教授,心理学院的教学秘书杜娟流露出敬佩之情,“很多时候,你会发现已经下班很晚了,王老师办公室的门还开着。尽管日常工作比较忙碌,但他坚持每天都回办公室看文献、写论文,年复一年,一直这样”。
研究生梁浩回忆:自己曾写过一篇论文让王老师修改,很快,便收到回复,打开论文后,梁浩吃了一惊:发现论文逐字逐句地被修改了,甚至连标点也改正了,在全文最后还备注了修改意见。梁浩说,“自己写论文的时候都不曾这么细致用心,王老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不堪,对我的论文却如此用心,这种关心和仔细让我觉得既愧疚又感动。”
“《多元心理统计与应用》这门课不易懂,但是王老师却有一套方法,总能化复杂为简单,基本知识与原理经他讲解之后总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2012级研究生李金星说。
作为教师,王振宏教授在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科研成果质量高,社会反响大。这些成绩的背后,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对待科研工作,王老师经常废寝忘食,为了一个方案,指导我们反复修改五六遍,直到他满意为止。他这种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敢懈怠。”王振宏的博士生姚昭丽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振宏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均在SCI、SSCI收录学术期刊或《心理学报》上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指导的硕士生的学术论文很多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他指导的本科生也在国内心理学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12年,王振宏教授与他指导的一名研究生双双荣获宝钢优秀教师与优秀学生奖,2013年他指导的又一名博士生获得宝钢优秀学生奖,两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财富”
在学业与科研上,王振宏是一位严师,而在生活中,他更像是时刻牵挂晚辈的大家长。做王振宏教授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福利”,每周都有一次专题讨论会,学生都能和他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讨论,讨论会结束后还要交流近期在学习和生活上心得体会。“记得前段时间眼睛过敏,当时怕家里人担心,就没跟他们说。但是有一天突然接到了王老师的电话,让我好好休息。当时真的很感动。在生活中,可能我们会因为忙而忽视很多东西,但是王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却没有因为忙而减少。这就教育我将来如果成为一名老师,应该如何带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负责。”对于王老师在生活中给予自己的帮助和关心,2012级研究生李金星感激地说。
有一次,参加推免的同学放弃了之前学院联系好的学校,而选择了另一所学校。学院很多老师都不理解。王振宏教授却觉得,为了自身的发展,学生有权利选择更好的学校。有人议论说,王振宏爱护学生到了溺爱的程度。“这一点,我得检讨,确实有时候有些过于袒护学生。但只要学生取得成绩,我就开心,比我自己取得成绩要更高兴。”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要为学生发展与成长努力工作,为他们的成人成才提供最大的帮助”,王振宏教授微笑着说,“我一个人培养不了几个学生的,但我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去培养他们自己的学生,这让我觉得非常高兴与欣慰”。